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题:加快推进版权强国建设 开创新时代版权工作新局面——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负责人谈《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
新华社记者史竞男
国家版权局日前公布《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该规划出台有什么背景?“十四五”时期我国版权工作面临怎样的形势,有哪些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负责人近日就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加强版权工作规划部署 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基础资源、创新的重要体现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知识产权强国进程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等。
该负责人指出,“十四五”时期,加强版权工作规划部署,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版权治理体系,是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知识产权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和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保护面临新挑战 将强化全链条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版权事业蓬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具有中国特色的版权法律体系基本完备,版权保护状况明显改善,版权产业健康发展,社会各界版权意识显著提高,为推动我国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版权工作面临新形势。从国内看,由于起步晚、基础差,我国版权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版权质量效益还有待提升,版权精品力作还不够多,版权资源还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从国际看,版权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加强版权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建立平衡有效的国际版权体系,加快提升我国版权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任务紧迫而艰巨。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侵权盗版行为网络化、高技术化特点愈加明显,对版权保护提出新挑战新要求。这些都要求不断完善版权工作体制机制,强化版权全链条保护,推进版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建设版权强国为中心目标 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提高至7.5%
该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版权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版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版权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版权法律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版权工作法治化水平大幅提高;版权执法监管不断加强,版权保护水平显著提升;版权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版权涉外工作深入推进,在国际版权体系中的话语权、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版权宣传教育持续深入开展,尊重版权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版权营商环境明显优化,版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保持较高水平。
为实现总体目标,规划还从版权执法、软件正版化、著作权登记、版权产业发展等方面设定了具体指标,如:国家版权局每年组织开展2次全国性版权执法专项行动;2025年全国作品登记数量超过500万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超过300万件,版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7.5%左右,核心版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75%左右。
立法执法、保护发展、网下网上、国内国际并重
规划以完善版权法律制度、版权行政保护、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版权社会服务、版权产业发展、版权涉外工作六大体系为重点,对“十四五”时期版权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该负责人强调,做好“十四五”时期版权工作,将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守正创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拓创新版权工作思路,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优质版权作品创作活力。
二是坚持全面保护。不断提高版权工作法治化水平,提升版权执法的质量、效率、公信力。把全面保护作为版权工作主基调,把网络版权保护作为主战场,不断提高版权保护水平,维护良好的版权秩序和环境。
三是坚持质量优先。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创作传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做好版权社会服务工作,推动版权产业特别是核心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坚持开放合作。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版权开放合作,积极参与版权国际事务,深化交流合作,开创更高水平开放型版权发展新局面。
五是坚持统筹协调。坚持以我为主、人民利益至上、公正合理保护,既严格保护版权,又确保公共利益和激励创新。注重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构建版权工作社会共治新模式新格局,打通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推进版权工作水平和效能更好适应新时代新要求。 【编辑:孙静波】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时代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